《光电子学实验(1)》课程教学大纲
课程中文名称:光电子学实验(1)
课程英文名称:Optoelectronics experiment (1)
课程代码:192101259
学分/学时:1学分/32学时(其中理论0学时、实验32学时、上机0学时)
开课学期: 第5学期
适用专业:应用物理学专业
先修课程:近代物理实验(1)
后续课程:光电子学实验(1)
课程负责人:迭东
开课单位:理学院
一、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
课程性质:专业必修课
教学目标:
a)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光电子学实验的基本知识、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。
b)通过对光电子实验现象的观测与分析,加深对光电子学原理的理解。
c)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实验素质。
二、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
实验一:光敏电阻特性实验(3学时)
实验二:光学多道实验(3学时)
实验三:椭圆偏振法测薄膜厚度(3学时)
实验四:光拍法测量光速(3学时)
实验五:光强分布的测量(3学时)
实验六:典型传感器特性实验(3学时)
实验七:光电器件特性实验(3学时)
实验八:莫尔效应及光栅传感实验(3学时)
实验九:光电探测原理综合实验仪(4学时)
实验十:CCD特性综合实验(4学时)
备注:可根据学生和当时实验设备情况适当变更教学内容
三、教学方法
实验教学方法:主要采取讲解,演示、探索和学生实际操作等手段。
四、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
教学基本要求项 | 考核形式 | 占总成绩的比例 |
实验预习 | 考查 | 10% |
实验操作 | 考查 | 20% |
实验报告 | 考查 | 70% |
五、附《课程教学目标-培养要求关系表》
培养要求 教学目标 | 对应学校开设此门课程各专业培养要求第二条:具有运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能力 |
1. 学习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、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。 | √ |
2.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测与分析,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。 | √ |
3.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实验素质。 | √ |
六、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
[1] 西华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编.《大学物理实验》指导书。
[2] 刘隆鉴,王文周,李谷波编.大学物理实验,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,1997。
[3] 刘振飞,童明薇编.大学物理实验,重庆大学出版社,1992。
[4] 周殿清编.大学物理实验,武汉大学出版社,2002。